我國中空玻璃行業發展趨勢
中空玻璃的生產始于20世紀60年代,距今已走過了五十年的發展歷程。從最初的產品研發到批量生產,再到大規模產業化和廣泛推廣應用,經歷了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期間遭遇到過種種困難和曲折。每克服一個困難,行業就會往前邁進一步。特別是近年來,我國中空玻璃生產技術水平和產量、質量、品種結構方面都有了大幅提高,不僅為國內建筑行業提供了優質產品,而且產品大量出口,有些產品已躋身世界先進行列。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3年底,我國中空玻璃產能已接近4億m2,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中空玻璃的快速發展,首先得益于國家政策的推動。世界范圍的能源緊張狀況日趨嚴重,在全世界都普遍重視節能、環保的今天,各國紛紛實施更加嚴格的節能政策,已成為全球大趨勢,也成為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發展的一部分。建筑節能作為社會三大節能領域之一,選用中空節能玻璃會大大提高整個建筑物及門窗的節能水平,同時給人們提供更加舒適和溫馨的居住環境。我國政府近年來對建筑節能工作非常重視,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以便加強公共和民用建筑節能管理,提高能源利用率。國內一些經濟發達的城市和地區、地方政府也相繼發文強制或推薦使用中空玻璃。這些法規的出臺,極大的促進了我國中空玻璃的生產和應用。
其次,我國國民經濟持續活躍、穩定增長、經濟實力明顯增強,全國新建建筑面積大幅增加。隨著城市和農村新型城鎮化建設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中空玻璃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從最初只有高檔建筑采用,發展到普通民宅也積極選用,并逐步擴展到其他應用領域。
第三,中空玻璃的快速發展,得益于廣大研究、生產、裝備及配套材料企業的不懈努力。有很多大中型企業通過研發和引進先進設備,改進生產工藝,由單道密封發展為雙道密封,通過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嚴格的產品質量控制,其產品質量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完全能夠和國外進口的中空玻璃相媲美。從產品結構看,由以往的“雙白中空”,發展到“鋼化中空”、“夾層中空”、“陽光控制膜中空”、 “充惰性氣體中空”、“低輻射中空”、“多腔體中空”等,不斷完善和優化了產品結構,實現了產品結構多元化,進一步提高了中空玻璃的產品功能。如今中空玻璃作為一種功能完善、品種多樣化的節能產品已被廣泛應用于我國的建筑業、交通業和冷藏業,作為中空玻璃最大市場的建筑業,中空玻璃應用已從幕墻、高檔寫字樓擴展到鄉鎮民居;從嚴寒地區、寒冷地區擴展至夏熱冬冷地區和夏熱冬暖地區。不斷擴大的中空玻璃市場需求,帶動其使用量快速上升,為我國中空玻璃行業創造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存在的主要問題和面臨的發展機遇
我國中空玻璃近年來雖然發展很快,但也存在以下突出問題:
一是企業規模較小,產品質量良莠不齊。
企業在工藝技術、生產裝備、管理水平等方面存在著極大的差異。市場上以次充好、以假亂真、無序競爭和低水平重復建設的現象仍然存在。市場集中度較低,其中大部分為小型企業,技術含量較低、資金實力偏弱。在中空玻璃原材料的選擇上,一些企業片面追求利潤最大化,造成原材料質量不穩定。密封膠是中空玻璃主要原材料之一,它直接影響到中空玻璃的節能效果和使用壽命。一些質次價低的劣質密封膠仍在擾亂市場。
從行業綜合水平方面來看,在現有的兩千多家中空玻璃加工企業中,不乏有南玻、耀皮、信義、金晶等這類國際一流水平的企業,然而這類企業僅占我國中空玻璃加工企業總數的5%左右,行業的綜合能力和水平還落后于經濟發達國家。
二是中空玻璃使用率、普及率較低,建筑節能標準有待提高。
國外發達國家節能設計標準中對建筑透明圍護結構(含外窗和玻璃幕墻)的熱工性能要求比較高,90%以上都使用了Low-E中空玻璃,許多還使用了充氬氣的Low-E中空玻璃。我國現行節能設計標準中對建筑外窗的熱工性能要求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的差距。我國嚴寒地區設定的中空玻璃傳熱系數K值為2.0,仍與歐盟現行標準(K值一般在1.1到1.3之間)差距較大,只相當于韓國的中空玻璃行業標準中三級品(K值1.8~2.2)的指標, 與其第一級的要求相距也很大。
目前中空玻璃使用率、普及率依然偏低,新建建筑中空玻璃使用率盡管已經達到60%左右,但既有建筑使用率不足10%,與發達國家90%以上的使用率相比差距仍很大。
三是自主創新能力薄弱。
與國際先進企業相比,大部分企業研發資金投入過低,對人才、合作重視不足,導致了新產品、新工藝開發滯后,缺乏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全世界現有1200多個玻璃品種,國內能夠直接生產的只有200多個,其余要經過引進或合作才能生產。我國雖然是加工玻璃大國,但還遠不是強國。
節能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建筑是節能領域的三大主戰場之一。建筑能耗占全社會總能耗的比例已經達到30%以上,并即將成為用能的第一領域。建筑能耗的50%是通過門窗流失的,門窗節能的關鍵在于玻璃,玻璃在門窗中的比重占到了70%。因此,在不包括工業用玻璃和交通用玻璃的情況下,僅建筑玻璃一項,對全社會總能耗的影響比例已經超過10%。假設全國每年新安裝約4億m2門窗均采用Low-E中空玻璃,與普通中空玻璃窗相比,每年可節能870萬噸標煤,16個月的節能量接近我國浮法玻璃行業1年的總能耗,1.5年的節能量相當于大亞灣核電站6臺百萬機組一年的發電量(以燃煤電廠折算),使用3.8年可抵三峽大壩一年發電量。另外,每年可減排NOx和SO2排放8萬噸,減少溫室氣體CO2排放2100萬噸。因此,Low-E中空玻璃、真空復合中空玻璃等高效節能玻璃的推廣使用是時代進步的標志,也是建筑節能形勢發展的必然結果。
企業目前面臨的最大機遇就是國內市場需求的增長。十二五期間,我國新增新建筑面積30億平方米左右,要完成新建綠色建筑10億平方米左右,還要對近6億平方米的既有建筑進行節能改造,95%的新建建筑要按照國家新的節能標準執行。在涉及的節能玻璃方面,主要就是多品種、多智能的復合中空玻璃。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的同步發展,以及《綠色建筑行動方案》、《國務院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法規的出臺,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改造中推廣使用節能門窗,采用Low-E中空玻璃等節能玻璃,提高產品附加值,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另外,面對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這個美好的前景,面對40萬億的巨大投資,全行業必須按照節能建筑、綠色玻璃提出的要求,進一步優化產業升級,發展節能中空玻璃。我們不能再走過去單純靠提高數量和規模增長的彎路,也不能再走低水平重復建設的老路,而要堅持走以節約、智能、綠色、低碳為原則的發展道路。
玻璃作為建筑材料,同時具備四大特點:透明、高強、輕質、耐久。其他墻體材料都不能同時具備這些特點。2030年前后,中國在經濟規模上有可能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節能中空玻璃的使用必然要與我們的經濟發展水平相匹配。未來隨著國家建筑節能政策的進一步細化以及消費升級,節能中空玻璃市場將得到穩步增長。在“引導綠色建材產業健康發展、促進建材工業轉型升級”方面,由于玻璃的節能在綠色建材中所占份額較大、見效明顯、行業成熟度較高,工信部和住建部已將玻璃選為綠色建材標準工作的首個品種。“創新提升、超越引領”也是我們建材工業的長期發展戰略。因此,我們行業內部除了加強企業管理、積極開展中空玻璃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新裝備的創新研發和質量升級外,更需要緊緊圍繞我國建筑節能、環保、綠色建筑的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大趨勢,從生產要素低成本、低價格的競爭,走向兼顧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的產品與技術的差異化競爭,帶動整個玻璃產業的戰略轉型并實現國家、最終用戶和行業的三贏。